来源:FT 中文网
6月1日,香港的虚拟资产监管进入了一个新时代。根据《打击洗钱及恐怖分子资金筹集条例》(AMLO),任何未获香港政府发放的“虚拟资产服务提供者”牌照的机构将被禁止在香港运营。
此前几天,多家此前申请香港虚拟资产交易平台(VASP)牌照的全球大型加密货币交易所宣布撤回申请,包括OKX、Gate、Huobi等等,在市场引发强烈反响。与此同时,此前已经获得香港VASP牌照两家机构之一的Hashkey Exchange宣布,获得香港证监会颁发的AMLO牌照,成为香港全牌照虚拟资产交易所。针对监管大限后这种“冰火两重天”的局面和香港虚拟资产行业发展前景,FT中文网总编辑王丰在Hashkey Exchange香港总部采访了该公司CEO翁晓奇(Livio Weng),以下为采访全文。
FT中文网总编辑王丰: 非常感谢翁总接受我们的采访。首先我想请您聊一聊香港的“5月31日监管大限”。HashKey 作为为香港虚拟资产全牌照独角兽,您预期监管大限对市场会有什么影响?
翁晓奇:据香港证监会官方披露,此前一共有28家机构申请交易所牌照,除了正式获牌的两家以外,还有11家获得了待获发牌资格(deemed-to-be-licensed)。
在2022年,香港发布虚拟资产政策宣言之后,就被寄予了厚望。在整个虚拟资产产业,东方力量至少是半壁江山。从全球角度上来看,Top20的交易所,除了少部分像Coinbase这样在区域市场凭借合规壁垒“奉旨收钱”(因为美国的长臂管辖和近期的监管打击而进不去美国市场)的,大部分全球的交易所跟东方力量还是有很大关系。很多从中国大陆溢出的币圈平台看到香港Web3可能有未来,便纷纷选择到香港申请牌照。申牌机构的另一股力量就是香港本地从事证券、支付等传统金融公司的派生机构,从申牌数量上看也大致相当。
在本次待获发牌资格的归属上,能明显感觉到,没有历史风险包袱、熟悉香港监管规则、拥有传统金融经验和能力的本土机构,获得了更多的倾向,这也引发了迁移而来地Native Web3人群一定程度的争议。周末我跟多位申牌机构的负责人进行了非正式交流,普遍反馈了一种失望情绪。部分因2022年香港政策宣言选择赴港的机构,可能会陷入观望甚至离场。
这个现状背后的根源,根据市场的观察与评价,证监会未必配备足够人手对所有Native Web3机构进行全方位审查。因为多家机构的发展历史较长,如何避免类似FTX事件、以及确保没有敏感地区客户,这些证监会关注的问题是很难进行实质性验证的。如果仓促做了选择,有可能对未来埋下风险隐患。如果选其中一部分,放弃另一部分,又很难形成明确标准。
因为看不清风险,便会抗拒风险。然而所有新赛道新机遇都有风险,要想无风险创新是不切实际和不可取的。这里是一个非常复杂的,介于风险和机遇之间的博弈和取舍。
不过从另一个角度来看,监管对申牌机构无论做何种选择,都会遭致一定的争议:
选择所有Native Web3机构,则让本土企业不满;
选择部分Native Web3机构,则会引发落选的Native Web3机构的质疑;
全部都选,则会遭致已获牌的机构不满,也会引发所有申牌机构“僧多粥少”的忧虑;
全部都不选,那所有人都会批评。
不同的选择,只是换不同群体产生不满与争论而已。
相反的,我个人对香港后续发展有了另外一个方向的预期:香港至少明确拥抱了一个发展路线,这比上一个阶段摸着石头过河的亦步亦趋、投鼠忌器要强。香港监管机构从“做不做”、“怎么做”的困顿纠结中,最终迈出了关键一步,转变思路聚焦选择“让谁做”——让有信任基础的金融机构下场做主力,走传统金融与新赛道跨圈融合的发展道路。至于这个决定是否正确,则交给时间来验证。
乐观地估计,在划定风险管控水位后,监管将进入一个新阶段,如今,“稳慎发展”的“稳慎期”阶段性结束,进入发展期。毕竟发展才是硬道理,香港再不发展Web3,整座城市的未来则需要更多人来找寻方向。
接下来香港有望以较快速度尝试突破的点:
上线更多的主流币种,打破散户只能投资BTC、ETH的尴尬局面;
推进BTC、ETH的低风险衍生品落地,例如低倍杠杆、合约等,面向套期保值、期现套利等非投机性的合理交易需求;
市场传言,有可能推出支持Staking的以太坊现货ETF;
大幅放低传统金融企业进场门槛,加速1、4、9号牌的牌照升级速度,让证券、银行等本土金融巨头和主流流量加快进场;
加速RWA/STO进场,发挥待获牌机构的优势,加速传统金融和Web3在资产上的融合。
王丰: 现在Hashkey用户的群体是一个什么情况?区域分布情况如何?
翁晓奇: 现在香港的持牌交易所中,我们有最大的用户规模和市场份额。我们主要的用户群体还是两部分,一部分是来自于香港当地客户,另外一部分是全球的华侨客户。
"5.31"后香港不持牌平台的客户会逐步清退,其中大部分将进入到持牌机构,整体上"5.31"会利好于目前已持牌的交易所。
在第一轮的申牌过程中,已持牌的两家交易所都是付出了大量成本,先是构建合规的结构,申牌过程中在材料上、流程上也投入了大量人力和财力。从一片混沌中跑出来,也赌上了未来和希望。前人栽树后人乘凉,后续申牌的机构就有迹可循,确定性高了很多,只不过走完流程依然需要推进完成诸多环节。
王丰: 很多在申请的机构会抱怨现在等的时间太长。
翁晓奇: HashKey当年申牌等的时间可能更长。从19年开始申请,到22年4月才获得AIP (原则性批复),23年才正式下牌以及完成散户升级。不管是SFO还是现在的AMLO牌照,包括业务试运行的过程、正式落地经营的过程,我们也是跟监管一起去探索摸索,走了很多从0到1的弯路。相比而言,事实上后面申牌的机构还快一些。但这种能否获牌、能否实现商业价值的焦虑感,我们是感同身受的。
本质上,大家都在以不同的维度和形式来期待香港的未来。
王丰: 市场上流传说,如果把所有申牌成本都计入,是几千万美元级别的?
翁晓奇:几千万美元不一定,几千万港币肯定有。准备审牌材料阶段和跟经营阶段对应的成本不一样。对于HashKey这种已经实际经营的,我们整个交易所板块的投入的确有几千万美金,但尚处申牌阶段的平台预计没有这么多。
王丰: 5.31之后,您预期下一步市场会是一个什么样的结构?您觉得下一波牌照有可能会什么时候发出?
翁晓奇:香港市场在5.31之前,实际的状况依然是非持牌交易所占主力,虽然我们是持牌交易所里面的最大的市场份额。全球范围内,我们CoinGecko排名稳定在TOP10(6月2日排名第7),但不避讳地讲,实际规模依然由非持牌所主导。不过,越是这样便越意味着市场还有潜力。
尤其这次非持牌机构面对着一轮出清,因为不持牌的机构或者这次没有拿下来牌照的,或者放弃牌照的,都要选择对香港客户进行清退。6月1号要停交易,8月31号要把客户资产全部清退,所以从6月到8月就是一个清退期,相应的就是持牌交易所会获得红利,来把客户接纳过来。我们从最近的数据能看到明显的变化,我们这周的激活客户数同比上周要超过了267%,新增激活的客户增加了两倍多。
我们这次也为用户准备了真金白银的“避风港”活动,来HashKey Exchange交易的新用户可获VIP体验、HSK、BTC等多项奖励,也是诚意满满。
目前HashKey Exchange客户资沉已经超过了5亿美金,还在快速增长中。从去年8月份开始正式运营,我们已经累计完成了4,400亿港元的交易。我们也是香港目前唯一一家可以进行挂单交易的持牌交易所,实现了全牌照、全功能。
所以虽然短期内会有一定的动荡,但是长期就意味着香港正式进入到一个全面持牌的阶段,对未进场地潜在客户更有保障。“531”的这一轮政策宣导也是对整个市场的广泛教育,给香港Web3长远发展奠定基础。
目前在待获发牌资格(deemed-to-be-licensed)名单中的11家,还未正式获得牌照,最终有可能部分出局,剩下的部分获得正式牌照,具体的情况还需观察证监会后续决议。
这其中有一个关键因素是,纵观历史,交易所往往都是在牛市中获得巨大的增长。已经持牌的交易所是很明确能赶上这轮牛市,对不持牌的还不好说,有一定概率是赶不上的。最终获牌机构的数量,也要根据香港市场潜力来匹配,一位批牌也不是一件好事,毕竟在传统证券市场上,香港曾经也经历过“九子夺嫡”的混乱局面,最终通过合并成为香港联交所,才逐步规范了市场。
王丰: 您对这一轮加密货币牛市有什么判断?
翁晓奇: 这轮牛市是一个典型的机构牛。从传统金融来看,香港也不是一个散户市场,而是机构市场。美国今年这一轮的ETF发行,带来了市场上巨量新增量资金的涌入,香港虽然第一波ETF发起来并没有市场预计的那么火,有很多内外部因素,但坐在牌桌上很重要。
如果接下来行情进一步突破的话,那么新的机构包括香港的、整个东方市场的机构大规模进场,也是一个可预期的事情。我们最近的业务精力很多投入在给传统金融和大家族做行业知识科普,因为有一大批的东方资本都在密集研究探讨怎么进场、以多大的规模体量进场、潜在风险在哪里、前景在哪。
从Web3行业角度来看,中资机构进场看似慢了一拍,但对比其本身过去的行为模式来看已经很快了。此前香港发行了全球主要金融市场第一个以太坊现货ETF,并且支持实物申赎,可以更好的把传统的“老钱”跟“新钱”融合。所以从这些角度上看已经比传统金融快很多了。今年下半年随着行情进一步的突破,这个加速趋势将日趋显著。
香港几大头部的ETF基金已经进来了,现在他们只是一只脚迈进来,一旦牛市行情进一步确立,都有可能让他们两只脚都迈进来,带来的体量将远大于现在的。
王丰:实物申赎对于那些在挖矿业积存的虚拟资产来说有什么意义?
翁晓奇:原本Web3行业感觉并不受主流世界欢迎,更多是边缘、游离的状态。传统金融过去也觉得比特币、以太坊风险太高,敬而远之。这次因为有了ETF并且有政府的政策鼓励,传统的“老钱”已经开始改变看法,增加了安全可靠感,加大资产配置力度。
对于挖矿从业者,能够用BTC、ETH实物换成ETF,一是对他有身份上的好处:如果在香港的话,一直持有这些ETF可以视为投资,符合港府推出的投资移民政策,就可以借此获得香港身份。再一个就是这些ETF可以通过股票市场卖掉,多了一个行业的出入金的通道。另外,在香港的很多金融机构,如果你要买一些相对中高风险的产品的话,你需要证明你是PI(专业投资者),持有这些ETF资产也可以用来证明PI身份。
过去移民身份跟PI身份对于Web3的人群是极难解决的,现在有了一个通道,那么香港就会更友好于这些Web3从业者。对于币圈老“OG”和隐形富豪,在ETF发布之后,我们能观察到确实逐步地向香港迁移。
区域政策的发展,对于像我们这样的持牌交易所还是能够带来很大的新的空间。香港在5.31后就进入到全面的合规化,这也是全球监管趋势的重要一部分,包括全球各地各种政策落地,ETF等重大基建落地。
首先,美国的监管立场已经鲜明了,已经开始惩罚那些不讲规矩的机构;中国大陆从21年9月24日之后确定彻底不要做虚拟资产行业,这也是很明确的政策;另外一个是香港结束过渡期,进入正式的合规期,代表了第三种政策路线。
全球其他地方主要新兴市场,比如迪拜、欧洲MiCA(《加密资产市场监管法案》,欧洲的加密货币市场监管法规),甚至百慕大、尼日利亚等等,这些原本并不是主要市场,都推出了自己的主张。比如,Coinbase拿到了百慕大的第四张牌照,HashKey则获得了第五张牌照。
全球过去只是一些主要玩家的游戏制定规则,那么现在到全球其他国家都陆陆续续的在进入全面合规,之前的“监管套利”时代是一去不复返了。未来大家都要持牌经营,拿牌照、守规矩、保障客户的资产安全,这种方式日益成为全球的主流。我们现在正在紧锣密鼓的获取全球的牌照,并计划在未来5年在持牌交易所赛道超过Coinbase,成为全球第一大持牌的交易所集群。
王丰: 最后一个问题就是关于监管,现在全球似乎都是基本在跟着美国的监管方向走,未来您觉得香港会走出跟美国不同的监管方向吗?
翁晓奇: 实际上已经有所差别了。香港的牌照其实比美国落地的要更早。美国很长时间里面沿用的是商品期货管理条例。对比如以太坊,究竟算是证券还是商品,就有很多不确定性,出现监管争议和诉讼,最近的FIT21法案(美国国会众议院5月22日通过的《21世纪金融创新与科技法案》)也是美国SEC和CFTC争夺监管权的情况。
香港虽然看起来监管比较严格,但是他很清楚告诉你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这叫原生式监管。美国从原来有规定延展出来,那个是叫延展式监管。最近FIT21的加速落地,可能跟来自香港的压力也有关系。包括这次是香港先批准发行以太坊现货ETF,或许挑战了美国的监管神经,原本行业预期美国可能再拖几个月才会批准,没想到5月份就批过了。
香港跟美国其实各有领先的地方,但这一轮牛市的特点就是美国的大型金融机构进场,进一步巩固了美国作为全球最大的单一市场的地位,巩固了它的定价权,所以它的影响力要更大。
香港接下来还是有一些能打的地方:比如以太坊现货ETF香港先做了,美国也跟上了,但是香港有一个大的机会是带staking权益的以太坊ETF,因为美国目前的监管态度是不支持ETF持有者staking。
香港能不能在保障客户资产安全的情况下,又能够有staking,这可能是一个好话题。Staking的好处是有安全、原生式地收益,它会形成一个类似“数字美债”的新兴物种。如果香港能率先落地的话,有望虹吸全球的ETF市场,特别是以太坊ETF的市场。过去人们买ETF是要花钱的(认购费和交易成本),如果以太坊ETF能支持staking则还有收益,可能会催生一个新的目前还没有形成的市场。
还有就是港府目前对于RWA/STO也希望进一步开放给散户,加速传统金融和Web3跨圈融合。因为牛市到顶之后,虚拟资产的投资者会考虑配置部分传统资产,但又不希望资金出圈。RWA/STO就是一个好选择,帮助币圈资金既留在币圈,又能够投资传统资本市场。这样的投资又进一步盘活香港的整个传统金融生态。所以这个人群还是对香港还是很重要的,发展Web3不只是口号,而是实实在在的收益,是势在必行的。
其他还有港元稳定币,以及海关目前在酝酿的找换店牌照,落地之后可能会进一步促进香港的加密市场的零售化、多元化。
所以,这些如果都落地了,我们相信香港明天还是值得期待的。我坚信,港府目前的态度是先正本清源,有一个清晰的路线后再刺激产业发展。
站在当下来看,仿佛是个“至暗时刻”。但是往往先历经黑暗,才有否极泰来。毕竟,一切才刚刚开始。我们对未来依然乐观。
原文链接:https://m.bibiqing.com/news/detail/74010
免责声明:
1.资讯内容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应独立决策并自行承担风险
2.本文版权归属原作所有,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本平台的观点或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