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迅猛发展,艺术创作领域也悄然发生着变化。美国版权局最近透露,已成功注册超过1000件通过人工智能增强的作品。这一举措标志着版权法律在应对新兴科技方面的重要进展。
在一篇最近的采访中,版权局助理总法律顾问贾莉斯・曼金(Jalyce Mangum)表示,艺术家在申请注册时,需按照指导原则披露和放弃 AI 生成的内容。曼金指出,版权局会评估 AI 在作品中是如何增强人类创作表达的,以及 AI 是否是表达选择的主要来源。简单来说,如果一幅作品的核心是由人类创作,并且 AI 只是起到了辅助作用,那么该作品就有可能获得版权保护。然而,并非所有由 AI 生成的内容都有资格获得版权保护。美国版权局在之前的报告中已经明确,完全由 AI 工具(如 DALL-E、ChatGPT 或 Midjourney)生成的作品不具备版权,无论创作者在优化提示词时投入了多少精力。曼金强调,只有在人工控制下的创作,才能申请版权保护。
这项新规引发了广泛的讨论。许多艺术家对此表示担忧,认为 AI 的使用可能会威胁到原创性和艺术价值。在电影界,关于 AI 技术的争论也在加剧,例如在一些项目中,AI 被用来复活已故名作家的形象,引发了公众的强烈反对。
尽管如此,AI 所带来的技术应用仍在不断演变。美国版权局在其最新发布的报告中指出,AI 所增强的作品在诸如 “移除图片中的人群、视频稳定工具和光线追踪” 等具体应用场景下,可以获得版权注册。这意味着,尽管 AI 的使用在艺术创作中引发争议,但它依然在许多情况下被视为一种有效的创作工具。
随着第3部分报告的发布,预计将对 AI 模型的训练产生重要影响。这一系列的变化预示着版权法律将如何适应技术的快速发展,并为创作者提供新的法律框架。艺术创作与 AI 的结合,或将成为未来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https://www.aibase.com/zh/news/17746